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
|
学校要发展,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首要问题是抓好学校班子建设。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思想开明、点子高明、办事聪明的明白人组成领导核心。领导核心的决策由谁来执行呢?当然是学校中层领导。由此可见,学校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是学校形成特色、塑造品牌的关键。 |
比尔·盖茨说过:“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微软在未来10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那么广东省中山市古镇新徽学校形成特色、塑造品牌*什么呢?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呢?回答也是执行力。 |
所谓执行力就是把战略意图、预定目标变成现实操作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能力的结合与表现,它体现为总揽部门的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调兵遣将的指挥调控能力: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新徽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就是学校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新徽学校的办学理念、宏伟规划已确定,要把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变为现实就得提升各位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中层干部执行力的高低可以促使学校快速发展,也可以使学校停滞不前。由此可见,执行力就是每个学校发展、形成特色、塑造品牌的关键。 一、营造学校执行文化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学校首先应注意执行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确定:管理制度的明晰,具有可操作性;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学校规划,使学校规划科学,并一以贯之;学校管理民主,氛围和谐,遵循管理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作为中层领导,首先应在提高学校执行文化上身先示范。“想干事”是理想,“能干事”是能力的体现,有了“想干事”的理想,具有“能干事”的能力,“干成事”就水到渠成了。
二、敬业重德是条件
中层领导的个人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从某种意义上决定执行力的高低,这是在教师中建立诚信的基础条件,也是个人魅力的折射。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层领导比教师更要严以律己,对工作更加精益求精,少一点个人利益的盘算,多一些事业利益的考虑,敢于为发展尽责任,敢于为创业发真言,善于为事业做实事,甘于为事业作奉献。
三、真诚沟通是方法
一次调查表明,企业内存在的问题有70%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问题也可以由沟通得到解决。中层领导应该从自己做起,多看别人的优点,接纳或善意提醒别人的不足,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激励。各部门之间应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互相沟通,彼此包容,形成合力,那么我们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我们还要及时、经常性地与校长沟通,赢得校长的支持。
四、主动积极是基础
如果我们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工作。那么中层领导就要经常反思的工作,哪些符合科学发展观,适合社会发展规律;哪些工作还要加强,我们是否主动工作了,认真工作了;我们的工作是否对学校发展有利。对特色的形成、品牌的塑造有利。我们在工作中忌讳办事拖拉,“雷声大,雨点小”或是只打雷不下雨,只有主动积极、用心地工作,雷厉风行地工作,才是中层领导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五、做事到位是根本
中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落到实处就是做事到位,不打折扣地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决策部门作出的决策和任务。注意每项工作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从细节抓起,完善细节,这就是办事得力、当好校长助手的有力证明。同时,我们的中层领导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捕捉优点,抓好典型,培养教师领袖,寻找不足,反思改进措施。
六、不讲借口是作风
学校中层领导做事应不讲借口,信奉职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执行不力应该把责任自己挑起,不仅有利于团结,而且是对上对下的最好交待。当然,允许犯小错误,同样的错误最好只犯一次。
总之,提高、加强学校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极其重要。加强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建设就是充分发挥中层领导的桥梁作用,形成政令畅通的中枢;充分发挥他们的纽带作用,形成凝聚队伍的合力:充分发挥中层领导的骨干作用。形成完成任务的团队:充分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充当工作中的“领头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