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实验室>>反思心得
《叶和花》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4/5/15 0:00:00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李军伟
《叶和花》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共教学两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认识花的构造及功能;二、了解植物传粉常见的几种途径;三、交流种植日记。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培养科学兴趣,形成科学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便会在学习与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去探究科学,慢慢地会形成用科学的思维去探究科学的现象,因此探究必须从兴趣开始。
二、捕捉课堂疑问,培养学生探究
问题是智慧的窗口,是开启探究之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意识到问题存在才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究活动的源动力。课堂中学生引发的疑问,是学生最想探究的奥秘和主题,因此科学课的探究必须从学生的疑问入手。
如教学《叶和花》一课时,教师讲到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士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供给植物的生长需要。这时学生的一些疑问产生了:“植物会呼吸吗?” “是白天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还是晚上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呢?”“植物的叶子会进行自己制造食物吗?”我没有给学生正面的回答会与不会,而是用事实来证明,用实验来回答。于是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实验:取两盆生长情况同样良好的植物一盆草莓,一盆兰花。把浇上水的草莓用塑料袋封了起来,放置在阴暗的地方。把浇上水的兰花放置在阳光、空气的地方。这样一个隔绝阳光空气,一个与阳光空气接触。两天后观察两盆植物,发现兰花生长情况良好,而草莓却枯萎了,是什么原因呢?是植物会呼吸,并且会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己所需的养料。可见从学生的疑问着手,去调动和培养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是多么成功呀!
三、利用知识经验,形成自主探究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之后,便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一些自然现象。从而深化自己的知识和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新课程指出:“授之以鱼而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能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探究科学现象,是科学课程的归属,是教育的成功所在。
四、留心生活细节,深化科学探究。
如果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去留心生活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那是多么宝贵的一种探究财富呀!因此探究一定要向学生的生活延伸。
总之,科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而探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兴趣的培养,问题的存在,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学生对生活敏锐的观察与研究。教师只有从学生课堂中的点滴出发,从课堂不断向课外延伸回归生活。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每一次探索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探究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发芽生根、不断飞扬。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0212186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河路35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