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实验室>>科学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1/4/2 0:00:00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万玉娟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三河口小学    万玉娟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教学录像、本学校双胞胎学生和家人相片、多盆三叶草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学生与家人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同学们,我来考考大家的眼力,我为每组都准备一些相片,请你来找出他们的家人都是谁?是本班的送回本人处。  
2、谈话:我们做了一个看相片找家人的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遗传。  
3、回忆一下,什么是遗传?学生回答。  
4、可是有的同学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的,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么这些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请你们拿出与家人的照片,找一找你跟父母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同桌互动)  
小结:看来,我们大家都和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  
2、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一组特殊的照片,照片中的孩子都是我们学校的,可他们却是双胞胎,知道什么是双胞胎吗?学生汇报已有经验。请你们仔细观察照片,找一找他们与父母之间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小组活动)  
小结:即使是双胞胎也与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  
3、那么我们同学之间又有多大的差异呢?做一次班级调查,了解同班同学之间的外形特征差异有多大呢?  
提出要求,教师并讲解各特征。  
4、从统计结果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小结:同一种外形有不同的特征,有差异。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些外形特征是我们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内在的血型、脾气、生活习性等的差异。  
5、我们同学在一起六年了,你们能来说说同学们在血型、脾气、生活习性等的差异吗?  
我们把这些差异称为变异。  
(出示小黑板,学生理解)教师揭题,板书课题。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生物界的人类有变异现象,猜测一下,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观察图片,学生回答。  
(金鱼---形态各异,颜色不同,师介绍金鱼的发展史;玉米---颜色各异,康乃馨-----千姿百态)  
2、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3、小结: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播放相关录像。  
4、录像中的“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说的就是变异现象。  
谁来解释一下这句谚语的意思?学生再举例相关谚语。  
5、在我们的身边其实就有植物变异的现象,都拿出三叶草。  
教师介绍它的情况。  
6、后天的近视眼属于变异吗?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变异有两种形式。(出示小黑板)让学生阅读资料,谈谈。  
1、举例生活中的变异现象。  
2、教师介绍人们对变异的合理应用。  
(五)全课总结  
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遗传和变异都是生命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发生差异。  
生命如此神奇,每个生命又来之不易,希望同学们能够珍爱生命。可是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又是什么携带着父母的形态特征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下节课,我们一起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六)课后设计活动:制作一枚四叶草的纪念品。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0212186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河路35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