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实验室>>科学教学设计
2、给蚕宝宝记日记
发布时间:2014/4/25 0:00:00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李军伟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要活动,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程。本课是按照蚕的发育过程编写的。伴随着蚕每一阶段的成长,教材中都安排了丰富的观察与思考内容,还提供了日记范例。

本课活动将历时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将亲手饲养蚕宝宝,亲眼目睹并记录它一生的成长变化,还要通过观察和对比实验来研究有关蚕宝宝的一些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喂养蚕。

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4、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难点: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教学准备:

桑叶、人工饲料、莴苣叶、蒲公英等植物的叶子、蜕皮的蚕、吐丝的蚕、蚕茧、剪刀、录象资料。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第一时段(幼虫期)

引导学生交流、比较。

介绍:蚕宝宝的饲养方法。让学生明确这个阶段的观察要点:蚕的外形变化、吃食情况、眠起、蜕皮的过程。

帮助学生确定这一时段的观察任务。

交流:蚕宝宝有什么新变化?长大了多少?

比较:比一比谁的日记记得最认真。

确定这一时段的探究任务:1、定期测量蚕宝宝的体长。2、保留蚕蜕下的皮3、会区分蚕的雌雄

4、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哪个长得快、长得壮,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做详细的记录。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持之以恒的观察态度。

这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两人用桑叶喂养,两人用饲料喂养。

第二时段(蛹期前)

讲解:现在我们的蚕已经发育到最后一个龄期。有的蚕现在已经逐渐停止进食了,它们的身体逐渐由青白色转为蜡黄色,变得半透明了,这时的蚕叫:熟蚕。它们马上就要吐丝结茧了。

介绍上簇的方法。

交流:蚕的新变化。

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坚持每天记。

观察和探究:1、蚕如何吐丝结茧。2、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结的茧大小是否一样。量一量、称一称一只茧有多大、多重。4、剪开一个蚕茧观察里面的蛹是否还能变成蚕蛾?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的习惯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第三时段(产卵)

引导学生交流。

小结:现在我们的蚕蛾已经产下了卵,他们的一生即将结束,一批新的蚕宝宝即将诞生。生命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交流:蚕宝宝的新变化。雌雄蚕蛾是如何交配的?什么样的蛾产卵?

活动:数数自己的蚕蛾产下了多少卵,观察交配的蛾与没有交配的蛾产的卵有什么区别?

验证推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特征。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0212186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河路35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