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绘画的实践研究>>理论导航>>2019.3月理论学习记载(刘方圆)
2019.3月理论学习记载(刘方圆)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9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方圆
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记载表
学习主题 | 手工课材料使用后的科学评价标准 | 姓 名 | 刘方圆 |
学习时间 | 2019.3 |
内容摘要 | 传统的评价无非是组内交流评价、班内交流,教师评价。对于孩子的作品,我们并不能以判断形象是否逼真来决定,有的孩子作品制作的技能有待提高,但其创作的过程及灵感来源于生活,设计思路也极富个性。因此,在评价活动中,我们分三个环节进行评价,分别对作品的设计思路、形体美感及作品文化内涵三者进行解读评价。对作品客观、全面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实施综合的美术鉴赏。 我采用的是手工作品发布会的形式,可以在课堂及校园内实地展示,也可以在网络上展示。实地展示是以班级、学校为单位发布,置于学校展示厅内。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 8 课《提线纸偶》时,展示评价环节采用班级内展示,用充满故事性与趣味性的动物剧场来将学生作品在 KT 板制作的提线纸偶小剧场中进行展示。另一种通过 QQ 群、博客、校园网站的形式进行发布,将作品图片及设计理念等发布于网络。例如,《发现房子的美》一课,作者先整理自己的构思及设计心得,包括对家乡建筑特色的理解、使用材料材质、形体特点的分析归纳,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等信息进行必要的介绍,然后讲述对家乡建筑发展的规划,形成简短的文章向大家展示。整个现场发布会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形成了思维的互动,彼此不断完善观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便形成了对作品鉴赏的有效理解。在网上发布时便可将这些信息直接上传,通过网络对话的形式进行有效的鉴赏。 |
心得体会 | 手工制作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美术课上教师不仅要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审美能力,更要通过手工制作这种综合性的活动来让学生将各个学科联系起来,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笔者立足于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现实情况,根据教材内容和材料的收集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使学生在有序、有趣并充满激情的体验过程中获得快乐也感受到了美术的魅力,并为农村美术手工课开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有价值的资料。 笔者相信,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拓展可以开发的美术手工课材料资源会给小学美术带来光明的前途,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都会有一个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