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读与说结合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也,所知者深也”(王维《人间词话》)。我们的教材大都文质兼美,属“大家之作”。而学生由于缺乏体验,对作者的感受往往难以真切地体会到。如何缩短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理差异,情感差异,让他们体会到作者独特情思呢?我们教学时可以在“思”的基础上,读促说,说促读,读说结合,相得益彰。《小草和大树》一文有一个教学目标为“理解句子的含义”。其中一个句子是“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即便是没有老师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都能根据一定的语感读好这个句子,但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呢?未必能够。仅仅能够有感情读句子并不完全代表语文除朗读以外的能力有提升。教学过程可以是结合思考、说话与朗读与一体。
学生先结合仙人掌生活的环境和开花的状况说出仙人掌的生命如何艰辛与壮丽,接着结合课文内容品味夏洛蒂在什么样的逆境中如何艰辛地生活,又如何取得壮丽的成绩。最后组织语言通顺地表达“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的含义。看看学生学习后的表达。
生:“夏落蒂一直在逆境之中生活着,家庭,遭不幸,写诗,遇嘲讽;出版,又失败。就好比是仙人掌生活在风沙之中一样艰难。但是,她最后又取得了壮丽的成绩:夏落蒂的《简·爱》受到大家的欢迎和重视;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恩的小说同样获得极大成功。三姐妹同时获得巨大的成功,震动了世界文坛!如同仙人掌花傲放于风沙中一样。”
生:仙人掌不怕环境的恶劣,傲然地开放在缺水、茫茫的沙漠里,而夏洛蒂也不怕生活中的种种逆境:比如,母亲早逝,她要挑起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做家教,帮富人带孩子等,尤其是当自己把诗寄给骚塞时竟然得到的刺心的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没想到的诗歌好容易出版了,竟然只有卖出去两本,多么伤心的事啊。但是她们姐妹却最后创造了惊人的成绩:夏落蒂的《简·爱》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恩的小说同样获得极大成功。三姐妹同时获得巨大的成功,震动了世界文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