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会说话的手(二) | 作者 | 刘方圆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
类型 | 造型·表现 | 课时 | 1课时 |
教学背景分析 |
教学内容: 《会说话的手(二)》位于苏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七册第17课,在对手结构的了解上运用创意联想并用色彩添画,加入装饰,侧重于手型彩绘。本课与《像什么呢》、《实物联想》、《环境小设施》、《奇思妙想》构成学习单元,命名为“让大脑开始奇妙的旅行”。由若干节课构成的单元课程,能以更大的时空包容深度的问题解决过程。让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社会性的议题相关联,使美术知识、技能获得价值和意义。 学生情况: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判断力,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相较于低年级,孩子慢慢开始重视绘画形象,有点不敢大胆下笔,联想也受到了局限。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和引导,他们的抽象思维可以得到一定发展,他们没有思维定式,喜欢打破常规。本课正为学生创设了展示个性、奇思妙想的舞台,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 教师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勾线笔、纸、彩笔等。 学生准备:勾线笔、纸、彩笔等。
|
教学目标 |
一、认知目标:了解手形的各种变化,通过对单个及组合手形的观察,大胆对手形进行联想,主要运用添加法(形状、色彩)来表现手形联想画。 二、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造型意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能力和造型能力。 三、情意目标:通过对手的认识和关注,增进情感沟通。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观察不同姿态、不同角度的手形,根据手形进行联想,表现手形联想画。 难点:根据不同手形的最大特点进行相似联想和表现。 |
教学设计 |
课前热身:带着问题看视频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 任务:你能看出视频中的形象是用什么来演绎的?能记住哪些形象? 一、导入 师:快看视频里的小手出来和大家见面啦!猜猜他在和你说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好,先比个心,你们很可爱哦,说停就停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你们真棒,原来手还可以这样来说话呢(揭题:会说话的手)
二、新授 1、挑战书:摆手形 师:你们这么聪明,小手要向你们发起挑战了。 任务:小组内,互相摆手形,比比谁想的最多,不重样!还可以合作摆。时间:1分钟 师:老师也想了一组,你们都能摆出来么?这么厉害!摆出一模一样的不算什么,有没有摆出不一样的? 生:摆出手形,说出像兔子,蜗牛等 师:你们真有天赋,不仅能自创手形,还可以直接联想到相似的事物。也来帮老师联想下这些手形?(完善课题,手形联想)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善于动脑,我来点兵点将考考你这个手形呢。 生:像狼狗,鹿角。。。
2、头脑风暴:联想 师:难道只有这些想法了么?当然不是,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个头脑风暴,开启联想之门,看看能不能有与众不同的新想法。注意罗,老师在这里藏了3把开启联想之门的金钥匙,看看你能发现么? 师:下面我们来寻找第一把钥匙,小手咕噜噜转了一圈,有新想法了么?这把金钥匙交给我们什么方法?(板书:换方向)
师:变个方向居然会带来更多有趣的想法,那么两只相同手形是不是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呢?再叠加一只呢?再加一只大胆的排排队。有新想法了么?发现联想的金钥匙了么?(板书:多种组合)
师:同学们真是学习小能手,带着已经发现的2把联想的金钥匙,小手开始了奇妙之旅,他们来到了天空,海洋,森林,城市,能联想到更多的形象么?谁找到最后一把联想的钥匙?(板书:变场景)
2、应用:最强大脑 师:不知不觉3样联想的法宝都被你们发现了,你们都会用了么?那老师要来找找我们班的最强大脑了。 终极大考验 1、小组选择一个手形, 也可以自创手形来研究。 2、尽可能多的联想出与众不同的形象,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示范 师:你们的奇思妙想启发了老师,我把想法画了出来。仔细看我是用哪只手形展开联想的?是怎样完成的呢? 生:选手形,画手形,换方向,添画,着色,剪 四、赏析 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有趣的手形联想作品,我们一起来评评 五、作业 挑战书 :好的想法画下来才能更好的保留,小蜗牛拉来了挑战书。看看谁能将最强大脑进行到底。 根据手形图也可自创手形用方法大胆联想。 挑战要求: 1、只需画出大概手形,不求细节 2、用好色彩,使形象更生动。 小贴士:尽量避免雷同 六、评价 师:你觉得谁的作品做吸引你,可以从以下方面夸夸他,也可以给他提点建议。 1、构思巧妙、有趣2、细节丰富动人3、色彩运用有技巧(渐变色、对比色、和谐色……) 七、拓展 这本册子里收集的手形联想的作品是全班同学智慧的结晶,老师要留给你们。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里面的形象来续编绘本,添加文字,让这些联想的手形说话,讲故事。 |
板书设计 |
会说话的手——手形联想 摆手形
变场景 画手形 添画
|
教学反思 |
美术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情境,给他们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在自由、民主、活跃的气氛中展现特长,张扬个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寓教于创。 《会说话的手(二)》需要我们通过对手语、手势、手影的不同变化及多种方式的手型表演与想象,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型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型带给我们的丰富的联想与无穷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发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