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农村小学儿童创意绘画的实践研究>>研究过程>>《树上树下》教学设计及反思(刘方圆)

《树上树下》教学设计及反思(刘方圆)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30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方圆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树上树下

作者

刘方圆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树上树下)》树上树下)》的学习基础上,让学生想象自编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并用多种材料制并创编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考虑教学容量较大,本课可分三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侧重废旧材料的运用,学生制作树使用各种纸张(包括废旧材料)制作树。第二课时教学侧重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激发,以及合作能力的提升。用绘画和制作相结合的方法,自编一个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第三课时侧重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及自己创意展示与交流。

学生情况:

用手工来表现树时,对于材料如何选择并巧妙利用是学生首要的问题,并且在制作表现立体的树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树木的重心平稳,牢固站立,学生会有困难。儿童的阅历比成人,但他们会自由自在地去想象,而且他们创造的形象不会拘泥于现实形象,表现的事物往往是在虚构的故事中得到启发的因此他们在表现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时肯定会有许多奇思妙想。但是对于在原有树的作品上如何添画制作,使画面丰富具有美感,又能表现出有趣的树上树下的故事,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完整地展示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路,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也还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

教学方式、手段:

1. 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以尝试、研究的形式开展教学。

2.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微视频的运用,开展自主学习模式,变革课堂学习方式。

3. 多给学生比较、观察大师和优秀学生作品的时间和机会,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提升审美水平。

4.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

5. 灵活应用影像、范画、视频、游戏、音乐等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

课时一课件、废旧工具材料手工立体树

课时二课件、《树上树下》的作品布置教室环境、创编故事

课时三:多媒体、学生绘画、手工作业集中布置在展台

学生准备

课时一手工工具各种废旧材料。

课时二《树上树下(一)》的绘画或手工作品,彩纸剪刀、胶棒、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废旧材料等

课时三:学生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手工形式表现树木的方法,学习自编有趣的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学习优秀的表现树上树下故事的作品的表现方法,学习如何展示自己美术作品创意过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用各种材料不同方法独立合作表现并添加树上树下发生的有趣故事,借助图片影像资料等以及语言展示介绍自己美术作品从创意到实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创编故事乐趣,培养想象力,感受自由创作的快乐,激发创造力以及自我表达展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剪、贴、卷、揉捏等表现方法表现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的故事,欣赏学习优秀的表现树上树下故事的作品的表现方法。帮助学生借助图片影像资料等以及语言展示介绍自己美术作品从创意到实现的过程。

教学难点:

手工制作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材质去表现树木结构特征,特别是立体造型树如何兼顾美观与站立稳固如何用合适的材料方法把有趣的树上树下的故事表现出来,并能回顾自己的创意制作美术作品的全过程。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欣赏作品  激发兴趣

大自然是多么美好,一棵棵树从泥土里长出来,长成参天大树。下面我们看到的手工作品能让躺在桌上的纸像变魔术般得立起来成为棵树呢。

1. 同学们见过或收到过贺卡吗?这件英国的手工作品从贺卡里神奇般得长出一棵树来茂盛的纸条向外舒展。

2. 书本里长起了一棵棵树,书上的一行行文字还能这样立起来读!

总结:这样的树好玩吗?我们继续来学习《树上树下(一)》也来做棵树吧 

(点击: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shù) (shàng) (shù) (xià)()

 

设计意图:课前欣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营造课堂欢快放松氛围又能活跃学生思路。

二、感受材料  讨论交流

1. 小组思考并交流讨论:观察你们带来的材料,用哪些材料可以做站立的树呢?

预设生回答:铁丝、陶泥、瓦楞纸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当然还可以直接用干枯的树枝来做真实感。老师今天带来棵课前完成的树这是一棵有立体的树猜猜看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铁丝报纸、彩色卡纸。

三、教师示范  掌握方法

师示范制作过程

1. 废旧电话线中抽取铁丝将其拧成树干分出树枝,出现树的大致形状了。

2. 要让它,用报纸撕成片撕成裹在铁丝上

3. 刷上颜色,贴上树叶

位同学也是铁丝做出树造型,一起来看看

 

问: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预设生回答还可以用陶泥

:我们看看同学怎么做的?

 

画面表现的是什么?

:画的是猫爬树,黄狗和黑狗仰头叫,惊吓飞走,树叶晃下来了

小结:有想象力的画面,在做之前,想一想制作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先画草图

师: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怎样做出来的?

选择适合的材料勾画所需图形或直接或用手撕,再在作业纸上拼贴一棵美丽的树

师小结:是啊,材质不同的纸剪、贴、画、拼、撕等方法,可以制作成一棵漂亮的树。这样火热场面,选择暖色做背景,还注意与狗和猫的黄色拉开色差画面多美 

 

根据学生回答生成板书 剪、贴、画、拼……

四、感受材料  讨论交流

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看看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树的

古代青铜器上雕刻

交流在泥板上出立体效果的方法:用工具刻、用泥贴、用手捏……

 

师引申古代人们用青铜器雕刻,我们可以用手边的彩色橡皮泥制作,并在泥板或色卡纸上形成美丽的树的浮雕作品。

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预设生回答:瓦楞纸彩纸

 

提醒:底部几刀,黏贴站立底座卡纸树枝要有粗有细,有有短

五、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尝试用各种材料做一棵小树,也可以是树做成的东西。

作业要求

   1. 选择合适的材料用剪、粘、卷、折等方法制作。

   2. 做出树木的特征,造型美丽。

   3. 树木要能站立稳固或粘贴牢固。

六、小结

作品展示,学生们谈一谈制作的经验及特别之处

七、拓展

拓展思考还能用哪些材料做呢?

 

总结: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保护树木。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物品也能做树。课后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思考并尝试制作。

第2课时

一、尝试编树故事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你们一起了解了两个有趣的关于故事,今天你们有没有兴趣也来编一个关于树上树下的故事呢?

(PPT在展示四张四季图提示进行。

 

同学们刚才讲的故事真有趣!生活中真的这么有趣的故事发生吗?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老师片学生们全体一起参与编故事,降低编故事的难度,激发学生们编故事的兴趣

二、视频看树故事

1. 一起看一段微视频,有没有奇妙的故事发生呢?

 

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看到了树上树下发生哪些事情呢?

预设生回答:如科学家在攀爬大树,交喙鸟吃针叶树的种子松鼠吃松果,猫头鹰妈妈给猫头鹰喂田鼠,小猫头鹰学飞行,试飞失败不气馁再飞一次,最后飞行成功

师总结是啊大树是动物们舒适的家,是动物和人类的朋友,我们共同生活在大树上和大树下,树上和树下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感受树林中发生的真实而有趣故事激发学生想象的热情。

三、畅想画树故事

1. 我们同学们在树上树下的学习中画了树用了各种工具材料。

还做了树,有的是做的半立体的有的是立体的有的是用海绵纸,有的用豆子,有的用手套一次性纸杯等废旧材料

 

上次作业的基础上,我们能不能让这课树变得更有意思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树上树下(二)》让我们把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加进去。 

板书 树上树下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而对小学生来说,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就意味着作品被同伴、老师认可,从而产生成就感,身心愉悦,树立自信心,积极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创作活动中去。

2. 树上树下,有许多故事,正在热闹地或悄悄发生……到底是什么呢?大家一起回忆或者想象一下,可以讨论交流一下。(板书 故事

(1)自由讨论,团队或独立

(2)交流(2位学生),请同学们大胆想,我的树上树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带上自己上堂课树的作业来交流。(板书 大胆想)

(畅所欲言,简单出效果,巧用生活中的物件加进作品中

你们的故事真有趣,怎样把故事表现出来呢?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拓展学生们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编的故事更生动更有趣,同时也初步预想表现树上树下故事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四、学习画树故事

我们还是来学学书中的同学是怎样做的?

 

请同学们在看的时候细细得想小作者讲得是什么故事,用得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说说哪个画面表现出来的故事最吸引你?

1.(1(图一)提问:这幅画你觉得讲得是什么故事?

预设学生回答:阳光下,枝繁叶茂的大树结了很多的果子松树、小猫、猴子可爱的动物在枝头玩耍。

师小结:树上树下有这么多可爱的人和动物呢!大胆想可以让你树的作品变得更丰富更有趣。

(2师追问请你再仔细观察他们是怎么表现树上树下的人物和动物的呢?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预设生回答:小朋友用棉花做了大朵大朵的白云;用真实的植物枝叶果子出画面树叶和果实;用彩纸出了蜻蜓、瓢虫、蜘蛛、知了;用水彩笔在空隙处了许多可爱的动物。整个画面构图饱满,色彩艳丽,表现了树上树下热闹的故事。(板书 贴 剪 画)

小结:各种工具材料贴可以让你原来的树更漂亮

(3老师这里有个剪好小红帽,你们觉得贴在什么树上合适呢?为什么做能不能做得一样大,那样好不好呢?

怎么固定呢,我们可以用蓝丁胶,撕一点,用拇指食指揉一揉,变成小球按上去压扁,就可以粘上去呢!

老师这里的小蝴蝶用蓝丁胶粘,直接可以用来装饰。

(教师强调美感,提问互动。)

不仅可以画用纸剪贴,还可以直接拿生活中现成的东西做,所以同学们要大胆做。板书 大胆

2. 接下来我们回到书中这几幅作品,你还喜欢哪一幅呢

(图二)提问:这幅树讲的什么故事?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预设生回答:这件作品用水粉颜料画的,最吸引人的是树枝上的猫头鹰棵大树成了树屋,很多小朋友在大树网吧的一个个房间里学习或玩游戏,还有几小朋友在小提琴,有许多提着黄色小灯笼的萤火虫飞舞,静谧的夜晚增添了温馨的感觉。

师总评:我们可以做热闹的故事,也可以做悄悄发生的故事,只要我们大胆想,大胆做,作品就能做得很精彩。

3.(图三)这件作品做了一棵彩色立体,树上有想象出来的蓝色叶子,树下有带花纹的和绿色羽毛的鸟,这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在打招呼吗?他们成为朋友了吗?作品简洁生动

设计意图:学习借鉴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作品,使学生受到启发并拓宽思路,这样一定能很好得表现树上树下的故事。

五、欣赏美树故事

现在让我们访问艺术家,看看艺术家笔下树上树下的世界吧!  

 

1.(1(图一)师引导观察这幅画里,树上树下发生了什么故事?

    预设生回答:秋天,林子里的树叶变黄,飘落下来树洞里有只可爱的小松鼠和小猫。树下甲壳虫替老鼠拉了一车准备过冬的食物,大家在打招呼。后一幅小老鼠在树下的地洞里睡觉呢!

(2师追问:你知道画家是用什么工具材料来画的吗?

    师总结画家运用铅笔淡彩。用了拟人的手法,画面的小动物们好可爱,树上树下有一个温馨有爱的故事。

2.1(图)师提问同样是表现树上树下的故事,与刚才欣赏的一幅画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回答:前面的作品不同在这件作品有立体感了,这种半立体我们为浮雕。这是一件非洲雕刻作品表现果农在秋天爬在树枝上采摘成熟的果实

    师小结:画面表现得很简洁、质朴、充满童趣。

(2师追问:这里你知道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预设生回答:陶泥贴塑!

(3艺术家是用陶泥贴塑的,今天我们课堂上可以用彩泥来捏来贴塑,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刺猬,你们觉得可以放在哪棵树下最合适?

    预设生回答:枫树。

师追问:为什么?

预设生回答:因为刺猬背上背着果子,是秋天在储藏过冬的粮食呢!

师:嗯,你真善于观察,留意生活。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表现的方法用画贴的方法;水彩色,蜡笔,彩色纸,废旧材料等多种材料,拓宽学生思路;学习绘画构图方式及特点使绘画故事情节更有画面感。

六、自由“画”树故事

看了这么多优秀学生作品和艺术家作品,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有趣好玩的故事

1. 作业内容:

在自己或合作画的或做的“树”上,继续添加绘画或制作,表现一幅“树上树下”有趣故事的作品。

2. 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树,怎么变成一幅树上树下有趣的故事的作品呢?

小组讨论商量准备什么方法来表现故事中的景物和形象呢?怎样进行分工合作呢?

设计意图:合作前留出时间让学生们商量讨论:如何分工、如何制作、如何协调。

 

(1这里提示画面空得很多可以直接画。(略作提示)

(2画满了怎么办?问学生,可以用其他纸画了剪贴上去。(略作提示)

设计意图:因材施教,给不同作品给予帮助和提升空间 。

3. 作业要求:

(1大胆想树上树下的故事要有趣。

(2)大胆做巧妙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和方法

(3)单独做要细心,齐心做要配合,做得要美丽。

(10-15分钟作业时间,配音乐。合作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可适当提醒引导

七、评评“好”树故事

1. 评价学生作业:

(1)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你觉得哪件作品最巧妙

(2)每组一个代表说一说自己表现树上树下,围绕评价标准“有趣的故事”“合适的工具材料和方法”“美丽的画面效果”。

设计意图教师尽可能把橄榄枝伸向每一个学生,多维度评价学生闪光点,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并及时获得反馈,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真正做到展作品,育自信的目的。

九、妙用树的设计

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设计,看看树上树下变成了什么?艺术家用树上树下做了哪些好玩的设计呢?

 

(图一)树上树下都是商品,琳琅满目,是不是是比简单的货架更有趣?

(图二)这个贴一个在我们儿童房,你喜欢吗?

(图三变成书架的树,哇,树上以后都是书,都是智慧的果实!

 

(图四)树形的未来建筑,是不是很神奇?

设计意图:在围绕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之能为学生生活服务,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丰富业余生活。

总结: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我们敢于想象,大胆实践,好像一切皆有可能,老师期待你们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智慧的大脑,让我们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你们有信心吗?(有)好,下课,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十、板书设计

 

 

 

 

 

 

 

反思和总结

儿童的阅历比成人,但他们会自由自在地去想象,能根据自己听过寓言、童话故事再想象,因此他们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时会有一些意外的想法课堂一开始用四张绘本插,图片分别是夏、秋、冬、春,兔子在大树下的情境,同学们根据画面的发展师生一起合作想象故事。将动物拟人化讲述故事,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也鼓励了自由想象接着,看一段自然探索节目里的微视频,呈现真实自然中树上树下的有趣奇妙事情,学生又“走进”大自然探寻真实的故事为学生创编故事展开另一种视角。看完视频,学生回到自己树的作业上大胆尝试或思考想什么故事更适合自己的树,开展交流讨论。想故事不是太难,难得是如何把自己想的故事表现出来,并且表现得又有美感。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教材中学生优秀作业的作品,从“什么故事?”“什么材料?”“怎么做的?”三个方面去分析,从而了解到想法和创意是第一位,大胆想、这样故事画面才有趣好玩,然后可以用各种工具材料甚至是现成的东西通过贴等方法大胆,画面效果才丰富。最后通过访问艺术家的作品,铅笔淡彩绘本以及非洲雕刻,了解不同的创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画面处理、不同的工具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美感。

最后拓展树的变化,看在生活中的运用树的元素创作出来的树的一些装饰物、实用家居布置等等,甚至是未来的建筑,再一次冲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这节课,自始至终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放在首位,从一起编故事、看视频、讨论交流想故事、看作品找方法,或独立或合作来完成树上树下的故事,给学生更多比较、观察大师和优秀学生作品的时间和机会,积极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课堂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热情高涨,快乐的学习很重要,更多关注学习的过程,保持孩子天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