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师生园地>>教师博客>>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博客(蔡凤奇)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博客(蔡凤奇)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蔡凤奇

1.十几减九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 13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十几减87教学反思

十几减87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时从复习87加几的口算入手,进行开火车,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取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再复习15-9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例题仍然是结合具体情境,先提出“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15-8的算式。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5-8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后再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鼓励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在教学十几减9中,学生已经知道用“破十法” ,“平十法”和“想加算减”计算,所以在交流算法时小朋友用小棒边摆边说,三种方法都呈现出来.在交流自己喜欢的方法时,学生更多的是喜欢“破十法” 和“想加算减”来计算,学生已经自己选择了算法的优化。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