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市级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词句教学实践与研究>>理论导航>>四月理论学习(顾海艳)

四月理论学习(顾海艳)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海艳

浅谈基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写作训练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掌握适应时代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

英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它体现了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体现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品质、语言文化品格、语言学习能力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仅靠讲授教材已不足以完成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任务。因此,教师要能够多角度考虑写作教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开发一切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写作训练。

一、文本语境下的英语写作训练

英语教材中的文本是教学理念的具体反映,是教师教学的必备材料,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体裁多样,文化底蕴丰厚,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例子,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通过以下方式在文本语境下开展英语写作训练。

一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施教,为学生写作做有效铺垫。每课学习结束后,教师会要求基础较弱的学生背诵默写原文,积累写作所需要的基本素材;要求基础中上的学生练习仿写、缩写、改写、评论等,训练写作能力。这样就可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学过牛津教材高二(上)The many meanings of colors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课文,以“My favorite color”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但并不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这样的作业。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可以活学活用,把文章相关句子恰当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里。

二是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提升学科素养。例如,告诉学生颜色也是反映各国文化的一面镜子。如红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通常代表喜庆、成功、吉利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常代表血腥、警戒,如red revenge(血腥复仇),red alert(紧急警报)。在中国,白色与丧葬文化有关,而在西方,白色象征高雅纯洁,新娘常常在婚礼上穿白色婚纱。通过文化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

二、报刊拓展下的英语写作训练

英文报刊杂志作为一种时事英语,语言地道优美,话题新颖,内容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面面俱到。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坚持阅读,不仅能够积累词汇,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纯正的英语思维和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笔者经常指导学生阅读《21世纪英文报》《英语世界》《空中英语教室》等,鼓励学生发现并摘录、背诵或模仿,学生在积累词汇、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并激发了对美好世界的热爱。如有的学生从《21世纪英文报》中摘录了下面的句子。

Alone we may go fast but together we can go further.(独行也许走得很快,但同行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后来这位学生把自己曾经摘录过的句子用在了下面的语境中,为自己的英语写作增添了文彩。

Last but not least it is in the activity that every member of the class is important. Bear in mind that “Alone we may go fast but together we can go further.”(最后但仍然重要的是,正是在集体活动中才体现出每个成员的重要性。要记住这句话,独行也许走得很快,但同行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笔者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写80100字的读后感,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上,巩固阅读成果,提升思维能力。如《21世纪学生英文报》上登载了一篇文章——Robots to take charge,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读后感。

As is quoted in the article before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70 percent of todays occupations will be replaced by automation……But I strongly believe that robots can be perfect workers rather than great leaders.(正如文中所说,在本世纪末之前,现今70%的职业将由自动化代替……但我更坚信机器人是完美的工人而不是伟大的领导者……

实践证明,英语报刊杂志可作为拓展写作的工具。经常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报刊文章,可以帮助学生辨析各种语言和文化现象,分类概括信息,独立思考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培养英语思维的能力。

三、网络平台下的英语写作训练

互联网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使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对教师而言,网络平台可以辅助教师建构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而言,强大的在线词典和搜索引擎功能,使他们更方便地接触真实的、地道的英文写作素材,查询、修改作文中的错误,提高写作效率,同时也能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

笔者采用查阅品读模仿方式引导学生作文训练,让学生接触网络写作素材,选取有效词句模仿,以减少写作过程中的困难,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如有一位学生,在一篇图表类作文中,出现了语法错误、用词单调、句式单一、罗列数字、缺乏归纳等问题。于是教师给他布置了这样的任务:请在网上查找图表类型作文体裁的文章,研究该体裁的写法,在班级群里分享。这名学生在课后查阅并分享了相关资料,通过班级群组的讨论和学习,重新改写了这篇作文。这一次的改写,在用词、句式等方面大有进步,教师大力地进行了表扬,并在班级群里公布出来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力。可见,网络资源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写作的效率和能力。

另外,教师还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荐优秀写作网站,如http//{域名已经过期}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写作的训练中来,激发学生自动建构知识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综上所述,通过各种写作训练方式的有效整合,可以为学生英语写作开辟多种渠道和素材来源,保证了学生语言输入的兴趣和质量。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方式使学生拓宽了写作思路,扩大了词汇量,积累了地道的英文句式,学会了巧妙运用复合长句结构,逐渐把写作这种枯燥的行为内化为一种有意义的主体性活动,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在人文素养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