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在小学生的口中飞扬起来
——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之我见
芮丽杰
(常州市天宁区三河口小学,江苏 常州 2131115)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都重要,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是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说”就变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在自己能开口说英语并能驾驭所学的语言知识时,才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才会觉得自己真正学到了知识,从而激励他们更进一步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小学英语 口语表达能力 成因 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地球变小了,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掌握英语的重要性。然而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对口语训练不够,大部分学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打开学生嘴上的这把锁,让学生从被动地开口过渡到主动大胆地说呢?针对上述现象,我认真分析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不佳的种种原因,并与其他教师多次探讨,在教学中采取各项措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佳的成因
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还是“哑巴英语”,有时读得懂, 说不出,写得出,说不好。每当需要用英语来进行交流时, 即使要用的是课本上刚刚学过的对话, 也说不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重视。受考试的影响,对口语重视不够,,存在重书面语体轻口头语体的现象。教学注重讲解语法,注重语法规则,却不注重语言表达和交际。这样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尽管对语法规则掌握得好,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却听不懂,也说不出来。真正和外国人交流时,感觉有好多话想说却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
2、害羞。一些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很多学生(大部分是性格比较内向的)总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差,语音、语调不标准,怕开口说错,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说话时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的,渐渐地就会失去英语表达的愿望。
3、没词。词汇量少,想说的表达不出来,表达不出来也就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
4、没氛围。我们的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的语言学习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口语练习也局限于书本上机械的操练,缺乏师生和学生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
二、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只有在启蒙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克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才能为今后的外语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学好英语口语,还有助于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培养他们高度的自信心、责任心、开朗的性格及创造精神。这些心理品质对新世纪的学生来讲比知识更重要,小学里养成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都有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言语的动机,并提供言语的材料,从而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营造英语口语表达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说的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言、交流语言、发展语言。如在三年级第一单元,学完What’s your name? 这个句型后,我组织了“找朋友”的游戏,先让全体学生将自己的姓名(可以是英语名字)写在小纸条上,教师把所有纸条收上来后打乱再分发给学生。这样每个学生收到的纸条上都有一个不是自己的姓名,然后让学生拿着纸条去寻找各自的朋友,要求用到句式What’s your name? 去询问别人,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又如在执教《It’s nice》一课,新授生词“blouse”时,根据孩子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我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一件衬衫,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用“This is my blouse. It’s nice.”“Who can say‘It’s nice!’?”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然后就地取材,通过孩子们不同的穿着(blouse、skirt、T-shirt、dress……),让孩子们进行对话练习。接着出示图片并示范朗读,然后让小组对话、男女生对话,这样每位孩子都学会了用英语来介绍自己的blouse、skirt、T-shirt、dress……,并能用“This/That is my/his/her……”“It’s nice/pretty/smart!”“How nice!”灵活地进行对话。
2、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口语训练
英语口语交际的训练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进行,还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门的训练活动,它的训练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训练的时空也是不受限制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前口语练习。每节英语课前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进行free talk,让1-2名学生上台,围绕一个话题,如自我介绍、介绍朋友、介绍家庭等进行对话,全班轮流进行,人人参与,训练英语口语能力。
(2)分角色模拟会话。利用实物或多媒体创设情景与角色的模拟会话活动。训练打电话、购物、开生日Party、圣诞节晚会等对话的技巧。
(3)讲故事。利用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表演课本剧。这是一种既能增添学生情趣,又能训练艺术语言,还能训练形体语言的综合训练方式。
3、积极评价,增强信心
在英语课上,我一贯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Good!”,“Great!”,“You are so clever!”,“Good job!”或点点他们的小鼻子,给予肯定的微笑。例如在每个单元的Look and say中,我让同学看图说话时,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我就表扬他们,肯定他们,然后再引导他们慢慢说出整句话。这样既使学生经常地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快的体验,又增强他们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对学生交际中的语言错误,也注意策略,以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挫伤其积极性为原则,出了错,不大惊小怪,特别是不能在学生讲话时,突然打断进行纠正,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与其说只允许学生讲一句十分正确的话,不如让他们讲十句带有小错误的话。敢讲又不怕出错,要比怕出错、不敢讲好得多。渐渐地,学生从我的举手投足中感受了老师的爱意,我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和进步的期待,也逐步消除了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都渴望表现自己,总会将小手自信地举起来。
4、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口语训练和展示平台。
从实践中我认识到,如果英语仅仅局限于课堂口,其生命力是有限的。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需要感知与他们内心世界相呼应的声音、色彩、动作和语言,他们需要在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下接受语言和使用语言。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正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小学生课外口语活动应体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征,应体现由课内向课外,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的特点,如开展口语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内容自编自演英语童话剧、英语故事乐园、、英语走廊、、英语、笑话及英语才艺大奖赛等。
5、提高教师自身语言素质,培养优秀教师队伍。
学生口语表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口齿要清楚、反应能力强、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其次,教师要懂得教学方法与策略并能适当合理的应用,因为老师决定教什么及怎么教。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活动的组织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情况随机应变,有控制活动的能力。再次,教师要能公正合理的对学生的口语表达结果进行评价。教师要尽量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这样做既保全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消除了学生的紧张、焦虑的情绪。
三、结语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钻研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愿说,乐说和善说英语,让英语在小学生的口中飞扬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04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