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苏超赛事的激情席卷江苏大地,一场以 “城市” 为核心、以 “成长” 为目标的开学课程也在校园内蓬勃开展。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三河口分校围绕 “Up up up, 与‘城’市共‘成’长”主题,将苏超赛事中折射的 “十三太保”城市元素与学生成长深度融合,通过“了解城市之光”、“为城市打 call”、“点燃城市精神”三大板块活动,引导学生探寻城市文化脉络、释放创意活力、汲取奋进力量,在与城市的同频共振中实现自我突破。
了解城市之光:解码城市符号,筑牢文化认知根基
在 “了解城市之光” 主题活动现场,不同学段的学生正以多元方式解锁江苏 “十三太保” 的文化密码。
针对低学段学生,课程以直观有趣的 “城市初印象” 分享为核心,鼓励学生收集苏超赛事中的积分排名、队标设计、城市卡通形象等素材,通过课堂分享、绘画创作等形式,将抽象的城市符号转化为具象的认知。不少学生拿起画笔,将喜爱的城市卡通形象绘制成色彩鲜艳的画作,在一笔一画中建立对家乡与江苏各市的初步认知。
中段学生则深入探究城市 “文创内核”,围绕宣传标语、地域梗、特色文创产品展开调研。有的学生组队梳理各市宣传标语背后的城市定位,有的挖掘各城市的地域梗中的文化内涵,还将这些发现提炼成简洁生动的宣传语,让城市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校园。
高学段学生则聚焦城市 “文化底蕴” 的深度挖掘,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走访社区长辈、查阅地方史料等方式,收集各市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典故、地标建筑渊源与特色特产文化。他们的作品融入了对城市精神的理解绘制的标志性景观与城市发展历程相结合,让同学在欣赏中读懂城市的历史厚度。
为城市打 call:释放童心创意,激活城市文化传播活力
在 “为城市打 call” 创意实践环节,学生们化身 “城市文化传播官”,用童心创意为家乡与江苏各城市“代言”。
低学段学生以“我眼中的城市”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充满童趣的多元展示活动。“我和城市合个影”留下美好瞬间;视频展示各市独特风貌具城市特色;用粘土捏制出盐水鸭、蟹黄汤包、鸭血粉丝汤等江苏特色美食,创意展现 “舌尖上的江苏”。
中段学生则聚焦 “文创设计与互动策划”,开启了一场 “脑洞大开” 的创意比拼。他们分组设计“十三太保” 的冰箱贴;将常州的元素融入文化帆布包;策划“城市主题啦啦操”等。这些创意成果一亮相校园,就吸引师生驻足观赏,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高学段学生则围绕“城市发展与成长价值”展开思辨讨论,“城市积分与城市IP哪个更重要?”“个人成长与追求成功,哪个是更值得关注的目标?” 等话题引发热烈讨论。学生们结合收集的城市发展数据、文化 IP 案例,各抒己见。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不仅深化了对城市发展的理解,更明晰了个人成长的价值方向。
点燃城市精神:汲取奋进力量,锚定成长前行方向
“苏超赛场上球员们永不放弃的精神,和我们城市发展的拼搏精神一模一样!” 在“点燃城市精神”主题活动中,学生们将城市精神与个人成长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诠释“与城市共成长”的内涵。
低学段学生分享了苏超赛事中印象深刻的瞬间:“球员们落后时不放弃,最后反超了!”在分享后,他们拿起笔写下新学期祝福,还与我校参加苏超的张龙老师KT板合影,让城市精神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中段学生以 “立成长 flag” 为核心,结合城市发展中 “脚踏实地、追求卓越” 的精神,制定了新学期的 “发光小目标”。这些写在卡片上的新学期宣言,既是学生对自我的期许,也是对城市精神的践行。
高学段学生则将城市 “拼搏精神” 转化为具体的成长计划,他们结合各市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中的奋斗历程,制定了新学期月历行动计划。这些详实的月历计划,让城市精神从 “认知” 转化为 “行动”,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 “动力引擎”。
从解码城市文化到释放创意活力,从汲取精神力量到制定成长计划,“Up up up, 与‘城’市共‘成’长” 开学课程不仅让学生读懂了江苏 “十三太保” 的独特魅力,更让城市成为学生成长的 “活教材”。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此类特色课程,让学生在探寻城市发展、传播城市文化、践行城市精神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成长,真正成为与城市共荣、与时代同行的新时代青少年。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供稿 撰稿:承叶 摄影:全体教师 审核:张春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