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版)第7册p68~69例题,69~72"想想做做"。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使学生意识到统计是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发展统计的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3、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以及空气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全球变暖,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破坏臭氧层等)了解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
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
出示问题,梅峰小学准备为校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服装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身高为120~129㎝的适合穿小号,130~139㎝的适合穿中号,140~149㎝的适合穿大号。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吗
二、解决问题
1、你觉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2、老师已经帮大家把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收集好了。出示身高记录单。
3、接下来做什么 (把这些数据按120~129㎝,130~139㎝,140~149㎝三段进行整理。)
120~129㎝
130~139㎝
140~149㎝
4、画"正"字是最常用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现在请你们打开书69页,用画"正"字的方法把这些数据按段整理好,同桌两人合作。请一对同桌上黑板演示。
5、接下来我们要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完成在书上
请你说说你统计的结果。(填表时先填什么最后填合计有什么好处 其实,就算合计与数据总量一致,也不一定能保证统计过程的正确,有时可能是数据分错段了,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整理数据时一定要细心。)
6、从这张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7、现在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买多少套吗请你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谁来具体说说。
(板书:收集数据
分段整理
填统计表
分析结果)
小结:统计是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来说,要经历这四个环节,先要收集需要的原始数据,再把这些数据系统整理,填好统计表,最后再分析统计结果,从而把问题解决。第二个环节我们以前学的是分类整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段整理。大家学会了吗
三、实际应用
(一)独立完成书上P69"想想做做"1
说说你统计的结果。你是怎样完成这个统计过程的 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刚才我们统计的是同学们身边的事情,其实它的使用范围很广。
1、出示P70第2题
(1)读题,介绍什么叫"污染指数"(自己阅读71页"你知道吗 "
你知道哪些情况会造成空气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全球变暖,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破坏臭氧层等)人类对空气污染情况越来越重视,于是就制定了"空气污染指数"。
出示概念和"空气质量级别的划分标准"。
(2)根据污染指数的分级规定,题目要求把这些数据分哪几段来整理,(板书:0~50,51~100,101~200)。
独立完成,要求先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然后填好统计表。
(3)说说你统计的结果,通过统计,你有什么体会
2、出示P71第3题
(1)读题,要完成统计表,必须先作什么工作 (分段整理)分哪几段
(2)请你在草稿纸上完成数据的整理,然后填表。你选用优,良,轻度污染中的哪个来评价上海4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
(3)说说你统计的结果。
看了上面的两张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 在小组里交流。
(4)我们大家一起来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统计身边的哪些情况 (班里同学的身高,体重,降水量,水污染情况,温度,等等)
五、拓展引伸
我们生活在无锡江阴,所以很关心无锡的空气质量。这是老师昨天从网上下载的常州锡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两天都是轻度污染,所以我就向别人介绍无锡的空气质量不好,这样判断对吗为什么 应该怎么做 那么,关于我们无锡的空气质量情况,一个月之后老师再向大家请教,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