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美术课题学术沙龙201403

美术课题学术沙龙201403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6日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三河口小学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 环保”课堂学术沙龙
 
时间:201403
地点:美术室1
参加人员:美术课题组成员
 
《神 奇 的 瓦 楞 纸》教学设计
 
武进区三河口小学  崔芳
【教材分析】
废旧的苹果箱、啤酒箱等在现代社会比比皆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它,但他们平时不会刻意地去观察它,甚至根本没有想到利用里面的瓦楞纸制作一些有趣的东西,于是,这一节课,我让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纸箱中粗细不同的瓦楞纸,通过观察,了解瓦楞纸的特征及其与普通纸的区别,用剪、刻、撕、卷等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用剪、刻、撕、卷等多种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教学难点是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纹路对比,背景对比。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学生分析】
本课是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学生非常喜欢上美术课,表演欲望强,在此之前已接触过彩色纸的剪贴。已经能够用工具进行简单地剪、贴等,具有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已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愿意与和小组同学进行合作。但是瓦楞纸与彩色纸比较毕竟有很大的区别,怎样利用瓦楞纸的特殊化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引导。
【设计理念】
1、遵循“低年级美术课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一理念,教学中应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2、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之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遵循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和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遵循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5、遵循美术课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理念。美术课应采取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瓦楞纸的纹理特征及其与普通纸的区别。
能力目标:收集粗细不同的瓦楞纸盒,用剪、刻、撕、卷等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善于寻找身边的废旧资源,利用身边的废旧资源,来进行环保美术创作的能力与美化生活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剪、刻、撕、卷等多种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
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纹路对比,背景对比。
教具准备:具象和抽象的瓦楞纸作品,立体的与平面的瓦楞纸作品,纹路粗细不同的瓦楞纸,各种硬纸、美工刀、剪刀、双面胶、棉花,各种各样的线、草、泡沫,一次性杯子等废旧物品,课件。
学具准备:瓦楞纸、美工刀、剪刀、双面胶以及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
课前准备:
硬纸板、剪刀、双面胶、瓦楞纸、废旧物品等。
课前交流
1、和学生谈心,进行交流。
2、让学生练习撕瓦楞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用手去摸一摸,感觉它和我们平时的纸有什么不同?它的外形像什么?揭示课题。
2、老师的这张瓦楞纸是从我们家的苹果箱上撕下来的。你们的呢?
平时你们是怎么来处理这些纸箱的?
3、如果扔掉多可惜啊!老师从来舍不得扔掉它们,我总是把它们变
成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我变一变?
二、尝试阶段
师随手撕瓦楞纸,从抽象到具象。
1、学生尝试撕瓦楞纸。
2、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评析。
三、欣赏阶段
1、撕 (范图)
讲解两种撕法。
2、剪、贴(范图)
讲解剪的两种方法,讲解贴的几种方法。
3、卷(范图)
学生上台演示卷的方法。
4、刻、画、戳(范图)
教师示范刻。讲解用刻刀的姿势以及注意安全。
学生示范戳。
5、纹路粗细对比、颜色对比(课件)
6、背景对比(课件)
7、立体图(课件)
8、抽象图(课件)
四、实践阶段
1、先进行讨论:要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除了刚才的几种方法外,你能不能自己创造一种方法?
2、教师交代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延伸阶段
1、先师简析,再生评,用了什么方法?你还用了什么材料?其他小朋友评:用这个材料好不好?
2、喜欢这种方法的小朋友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帮自己的作品化化妆,不喜欢的小朋友就不要打扮自己的作品了。全是瓦楞纸做的也很漂亮。
(教师叫小朋友到纸箱中寻找适合自己作品的废旧材料进行装扮。)
六、评析阶段
1、感觉好的学生上台自评(你制作的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其他
小朋友做小老师,看看这幅作品什么地方做得最好?给他提些建议。
2、可以拿着作品走下位置,看看别人的作品,找一找他做的方法跟
你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你给他提些建议好不好?
教师作扼要的点评。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老师觉得你们真是了不起,把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瓦楞纸变成了一件件美丽的东西,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希望回家后你们仔细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用瓦楞纸和一些废旧材料做一件美丽的艺术品,来装饰你的房间。
                          
   学术沙龙:
    徐新瑜:崔老师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瓦楞纸,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重视再生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在学生撕瓦楞纸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平时的啤酒箱、水果箱、咸鸭蛋箱等随处可见,但每种纸箱中的瓦楞纸色彩、纹路都不同,厚的、大的纸箱比较好撕,小的、薄的就比较难撕。学生在撕的过程中进行了技法的积累,体验到撕的乐趣。
    赵华刚:崔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法,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运用和创造,做到有的放矢,如剪、贴、卷、刻、画、撕、戳等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在此基础上,再教学生立体的瓦楞纸造型,另外在进行创作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各种瓦楞纸色彩、肌理、背景色等的运用,就拿色彩来说,虽然瓦楞纸色彩并不特别丰富,但有的是浅黄色,有的是深褐色,有的是浅褐色,纹路也各不相同,有的很细,有的很粗。把它们进行合理的搭配,起到良好的效果。突出它的“神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承叶:崔老师在以瓦楞纸为主要材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收集其他废旧材料,如:纽扣、棉花、碎布、豆子、麦杆等,进行再次装饰,因为材料不同,色彩、形状不同,学生做出来的作品另有奇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牟静娟:崔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瓦楞纸造型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从方法上去分析,通过撕、剪、刻、折、揉、捏、卷曲、插接、粘接等方法进行纸造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造型技巧,还渗透了环保教育,
从而形成节约资源、废旧资源再利用的环保意识与好习惯。进一步运用学到的美术知识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影响他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