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课程与教学 DANGDAIJIAOYANLUNCONG 2015 年 04 月
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的策略及思考
洪英栋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心小学 晋江市 362256
【摘 要】几何直观是现阶段数学教学的核心概念,其有效阐释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可对未来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由几何直观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几何直观与直观、数形、空间的关系;再结合相关资料,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应用几何直观教学法,以求为未来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教学 数学教学 几何直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6517(2015)04-0032-02
在 2011 年,几何直观作为教学核心概念而被应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作为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未来教学中,应在几何直观教学法的指导下,不断优化相关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但就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学中存在师生互动较差、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如何正确应用几何直观教学法,成为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小学生几何直观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几何直观教学法的概念解析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几何直观教学法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
即“几何”与“直观”,是指用身体器官直接感受图形。由此可见,几何直观教学法的关键,就是用图形来真实的反应某一问题,本文认为图形反应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几何直观与直观
在数学教学中,直观意味着需要直接对某一特定事物进行处理,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其已基本具备直观欣赏、操作的能力。例
如,学生能够根据数学流程图,简单的完成计算操作等。因此,在现阶段的几何直观教学中,直观的概念是比较宽泛的。同时,“直
观”的特点已经很早出现在数学教学中,例如教师通过黑板擦、讲
台等直观物体,让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表象;通过三支火柴,制作一个三角形,并对三角形施加外力,让学生了解三角结构的稳定等。对教师而言,在展示“直观”的这一特性时,应进一步拓宽视野,选择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图形呈现方式。
2.几何直观与数形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这样分析过“数形”:数形结合百般
好,数形分离万事休。由此可见,“数”与“形”的结合,真实反应了
数学教学中的两方面属性,并成为现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研究
内容。以分数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表现形式中,教师通常先在黑板
上画一个圆,再用一条直径将圆平均分成两个部分,这样学生就
能够直接的掌握的含义。几何直观与数形已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多
个方面,但教师必须要走出完全用图形解释数学计算的误区,避
免出现片面认识数形结合的现象。
3.几何直观与空间
几何直观教学法的关键,就是通过图形来解释教学内容,进而引申出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空间。《标准》在描述几何直观与空间的过程中,明确提出:能运用图像有效的描述问题,再结合固定的内容实现独立操作。但总体而言,空间与几何直观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两者的侧重点必然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借助真实的空间物体外(如黑板擦、书桌等),也要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空间,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二、小学几何直观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措施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结
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几何直观教学法的相关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应用措施。
1.直观展示,实施具有真实性的数学教学
直观展示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教师通过列举生活
中的可见物或图像展示物,以具体的事物为媒介,最终将所要表
达的内容展示出来,而学生可根据媒介内容,快速的了解本堂课
学习的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分数学习为例,教师可利
用各种直观的图形,帮助同学学习。教师在上课之前,可先引用一
个小故事,再引入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教师在上课之
前,可以提问“:同学们,小明同学今天过生日,他的爸爸给他买了
一块蛋糕,这个蛋糕一共有 2 斤重,但是他们家一共有 7 个人,那
么每个人应该平均得到多少蛋糕呢?”由于学生未学习相关内容,
因此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教师看到学生的表现后,可以说“:那么,
我们来帮助小明同学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把书翻到 ** 页,我们
来学习《分数》。”待学生准备好之后,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并说道:“大家请看,我们假设这个圆就是那个蛋糕,小明家一共
7 个人,为了公平起见,小明需要将蛋糕分成多少份呢?”。此时,
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道:“7 份!”,在得到学生的答案后,教师
可以现在黑板上书写“7”,再问学生:“那么每个人应该得到几份
蛋糕呢?”,学生会回答“:1 份!”,教师可在黑板上书写:“1”。之
后,教师可向同学们详细讲述这个分数的基本构成:“小明将这个平均蛋糕分成 7 份,每人的 1 份,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蛋糕数量就是总数的七分之一。”
通过直观的形象展示,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容掌握整个教学内容的重点,再通过一定的知识引入艺术,将同学思维引入到本堂课中,学生能在较短时间中掌握教学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数形结合,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
针对性的数学教学,主要是通过针对特定的知识点,开展具
有全方位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同样以《分
数》教学为例,教师为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在讲解知识点之后,
可根据教学要求,在黑板上书写、描绘一系列试题(如图 1),并邀
请几位同学走上讲台来解答。在解答结束之后,教师再详细讲述解
题的解题过程。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等多种辅助教学工具,为
同学展示真实的分数表达含义。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经过数形结合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直观试
题,通过现场计算,学生解题能力明显提升。
3.空间想象,开展具有拓展性的数学教学
适当的拓展教学想象空间,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计算为例。教
师在讲述基本知识点之后,可以提问:“农民伯伯家里有一片菜园,这个菜园的长是 6m,宽是 5m,同学们知道这片菜园的面积吗?”。同学经过学习,能够快速的回答出准确的面积。教师得到同学答案之后,可以再问:“假设这片菜园的中间有一片圆形的番茄地,番茄地的直径与菜园的宽度相等,那么同学们知道这片番茄地的面积吗?”。这一问题虽然没有提及具体的数值的,但同学经过简单分析之后,依然能较快的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可以问:
“后来啊,农民伯伯发现菜园的面积不够了,他打算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扩大菜地的面积,他的方法是:每个月增加菜园 2m 长
度,那么几个月之后,菜园的面积会达到 60m2?”与之前的问题相比,这个问题的难度明显加深,但学生可通过列举计算方程依然可以解除问题的答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跟着教师的问题高速运转,并在脑海中形成菜园的场景,将死板的课堂内容延伸到外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本文简单分析了几何直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并将思维、运动等因素融入到教学中,保证教学的准确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崇和.几何直观:探索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J].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08):120- 123. [2]张雪莉.谈谈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
(教学设计与反思),2014(09):28- 29. [3]杨孝斌,任劲松.几何直观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建议[J].宜宾学
院学报,2013,13(06):101- 103. [4]赵厚华.简约而又丰盈—“几何直观”的概念解析及其教学建
构[J].数学之友(教学园地),2013(20):7- 10.
图 1 分数教学中的计算例题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