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优化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尚美课堂,新授课的具体流程如下:
一、时政播报,感悟生活-体会学生的成长美。本学期开学,我们改变了以前以时政播报小组为单位进行时政播报为现在的新闻发言人进行时政评述。具体操作是这样的:要求每位同学在每次作业的后面都要写一则时政新闻,并从3-5个角度对这则新闻进行评价,根据作业的质量以及时政的选材及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分成:新闻发言人和ABCD共五个档次,与班级的小组量化评比挂钩, 新闻发言人每次1-3人,利用课上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新闻发布,并阐述自己的看法,每则新闻发布之后,其他同学要进行补充,老师要进行归纳.并且做过5次发言人或有10次A,我就会对他们进行物质上的奖励。这一活动关注了学生的“读思说写评”这些学习行为,启迪智慧。学生参与面扩大了,做到了人人参与,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但我感悟到的是他们积极的关注社会,融入生活,以自己的视角感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痛责假恶丑,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从中我感悟到了学生的成长之美,心灵的净化之美。
二、“自主学习,团队展示”-感受学生的合作美。本学期我们做到了每节课都有导学案,精心设置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该环节教师提出明确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于概念性的知识点勾划在教材上,对于理解性归纳知识要点写在导学案上,存在的问题,要做上标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团队展示,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的 “读思写说”这些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合作探究,拓展提升”—造就学生的进取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及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提升点紧密结合当前时事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比如在学习《法不可违》一课时,在进行了自主学习团队展示的基础上,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小天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违纪-一般违法-犯罪的发展历程,设置的问题是:1、指出他的行为中哪些是违纪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2、归纳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3、在对小天的处罚中:“罚款与罚金”“拘留与拘役”有何本质的区别?4、通过这一案例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易混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德育 “生活化”,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放回”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中,在这样氛围中学生们才能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汲取到全面而又丰富的营养,使课堂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在学生的学习互动中统一认识,造就学生的向真、向善的进取美。
四、“科学训练,迁移应用” 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上自我测评题目并给出每一小题题的分数,尽可能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完成任务后,让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再在全班展示交流,对于学生的答题情况,其他同学会作出评价给出分数并进一步完善答案。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最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的 “思写议说评” 这些学习行为,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总之,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它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生活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握时代脉搏,明晰主流价值取向,真诚守望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努力发掘现实生活中人或事物最美好的一面,力求用善良和美好的人性去打动人,用质朴的情感去感动人,用高贵的情怀去鼓舞人,为今天的孩子们的道德提升营造一片温馨、和谐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