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接力比赛
第一次:按教师分组的情况进行。
生:老师,我们组有人不会,怎么比都拿不到第一名的。没劲!
第二次: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讨论,之后派出代表发言。
生:……
生:老师,我们一致认为可以每组进行重新调整,不会的同学平均分在每个组,这样实力均等,既公平又有竞争性。
后进生:老师,我保证课后一定多加练习,争取早日练会,不给我们组丢脸。我也是……
师:好,那我给你们一个重新组合的机会,然后进行新一轮比赛。
两次同样的教学内容,出现相似的情况,但因为在处理方式、教学策略上的不同,两则教学案例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也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感受和收获也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后者关键在于重视了引导。仅仅一个分组细节,看似简单,但从活动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教育。为此,我深深的觉得课堂教学的细节把握重在“引导”。因为,“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引导”可以让课堂充满活力;“引导”可以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