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9月理论学习(陆双英)

9月理论学习(陆双英)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7日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三河口小学

“美育是教育的本质”,美育是立教之本。叶圣陶认为,“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长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特别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可见,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演绎出的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在实际教学中遭到了误读,被错误地实践为所谓人的剖我·4、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通过与之对应的各种教育来完成的,人的发展和教育之间有了一种莫名的归位,德行的发展归德育,身体的健壮归体育,审美的发展归美育,智力的发展归智育。美的感受和体验主要在美术课、音乐课上得以实现。学科知识本位思想占主导地位,甚至于音乐、美术等学科中也只重视了/技能、技巧的训练,美育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更加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未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对学科教学中美的元素缺少发现,缺少梳理,缺少运用,教师无视学生美的需求,学生被动地学,体会不到学习的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大多数教师对美育的目标、课堂美育的因素及实施途径等问题缺乏研究与实践,心中无数,手中无法,各学科知识的文化意义与价值不能体现,学科教学窄化为纯知识教育,美育脱离了学科教学的重要载体后,日益弱化、淡化,可有可无,必然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制约学生的成长、成材。

1.尚美:尚,尊崇,注重。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无功利性和具有感染力的活的形象。尚美,就是对美的热爱与追求,有这样几个阶段,一是认识美,对什么是美有基本认识;二是欣赏美,认识美无处不在,乐于感受美;三是尊崇美,有爱美之心,主动追求美;四是创造美,能动地去实现美、建设美。

2.尚美课堂,就是师生在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情智共生、全面成长的课堂。它充分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一切审美因素,发挥美育在情感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作用,让教学过程成为文化与意义的生产过程,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已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

3.所谓校本,即一切为了学校,一切在学校中,一切基于学校。

构建尚美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就是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美育功能,建构充盈师生生命活力的尚美课堂,真正发掘学科育人价值,在“美的情境”、“美的浸润”中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同时,进一步助推学校特色建设,形成鲜明的育人特色,打造符合校情的高效课堂,培养一大批特色鲜明、全面发展的学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