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2015-2016第二学期五月理论学习(周锭)

2015-2016第二学期五月理论学习(周锭)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2日   点击:   来源:三河口小学   录入者:三河口小学

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开展网络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学习摘录:

(一)指导阅读方法。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关键是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阅读题材进行方法、习惯的指导和渗透,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找到一类文章的阅读、分析方法。

   1.整体把握。阅读时无需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译过去,而是采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粗略地快速地阅读全文,明确类型,理清线索,把握主旨。

   2.抓住中心。阅读短文时要抓住其中心,中心是文章的核心,也是我们理解语意的深沉发掘地。一般来说,标题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读懂标题,就基本把握把握了文章阅读理解的方向,了解作者的意图。 

  3.大胆猜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要遇到个别生词立刻就去查阅字典,而是先应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构词法等快速猜测、判断某词的含义。比如‘There are many people and lots of traffic in the big street. So it is very noisy.’这个句子,‘noisy’对部分学生而言是生词,根据上文的‘many peoplelots of trafficstreet’这些信息可以推知‘noisy’的意思是“喧闹的”,从而有利于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二)任务驱动,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小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的自觉性毕竟不是很强,阅读能力也是有限的。为了避免过于随意,教师应该设计一定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内驱力,目的是提高课外阅读效率。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1. 建立阅读记录本。在课外阅读的开始阶段,学生是好奇的,阅读任务设计不宜过难,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轻松,有助于建立学生的阅读自信心。考虑到这一点,我为每位学生建立阅读记录本,每次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篇感兴趣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记录一些好词、好句,并借助字典等翻译成中文,然后再用中文或英文写些个人感想。返校后,我给他们批阅、释疑,让学生相互分享阅读记录和心得体会,表扬优秀的阅读记录表。下面是一张学生的课外阅读记录表。

 

班级

六(4)

姓名

Harry

日期

Oct. 30, 2010

故事

名称

A foolish fox

故事来源

小精灵儿童网站

喜欢的

词汇

vineyard(葡萄园)dear(亲爱的)fence(栅栏)through(穿过)think(思考)foolish(愚蠢的)happen(发生)

喜欢的

句子

What do you think happened?(你猜发生了什么事情?)The fox could not go through the fence.(这只狐狸不能穿过栅栏。)A hungry fox was hovering about the vineyard.(饥饿的狐狸在葡萄园徘徊。)

我的

体会

This fox is very foolish!

家长

的话

老师,这份作业孩子比较感兴趣,相信对他的英语会有所帮助!

    2.精心设计问题。在这个任务中,学生阅读的文章是由教师指定的。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推进阅读、理解文章的含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问题设计应该有助于突破文章的难点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不应拘泥于文章的细枝末节。比如小精灵儿童网站上的文章‘The big breakfast’,我根据文章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1.Who usually made a big breakfast for the family? 2.Why did dad make the breakfast today? 3.Was Dad a good cook? Why or why not? 4.Was it a happy family? Why or why not? 这些问题体现了文章的主线,突出了中心,突破了难点。对于学生的回答,除了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关注回答的内容,因为回答的内容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填空复述。复述是以阅读为基础的,是阅读的升华,既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表明,让学生阅读后凭空复述难度很大,大部分同学很难完成任务。所以,我采用了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复述。比如小精灵儿童网站上的文章‘An honest boy’,我根据文章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题。Paul was ________but _________. One day ________visited his village and gave away ___________. Paul got ________ from the king and he was _______. He saw a _____ among all the candy. First he didn’t want to _______ the ring. But later he _______ to return the ring to _____. The king was very _______ and gave him ________ as a gift. At last, Paul become a ________ boy. 

  当然,填空题的设计不宜太简单,要有一定的概括性,语言表达形式要适当变化。 

  4. 写简单的读后感。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阅读任务,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需要学生既有比较强的阅读能力,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学生之间有差异,所以教师不宜规定写多少,应鼓励学生尽其所能表达感想。比如学生在读了文章‘The big breakfast’后,有一个学生在阅读记录本体会栏里这样写道:“I think it is a very happy family. The father should do more housework. I have a happy family too. So I am a lucky girl!” 

  (三)评价驱动,营造课外阅读氛围。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英语课外阅读,需要课外阅读氛围,而要营造良好地课外阅读氛围,需要评价的介入和驱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评价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笔者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一是朗读或朗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故事或诗歌,进行朗读故事和诗歌朗诵比赛,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增强自信心。二是阅读竞赛。采用考试的形式,让班级全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让学生阅读四到五篇文章,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和填空题,每篇文章五个小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取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比例一般为50%左右,以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是英语手抄报展示。组织这个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式主要包括英语诗歌专版、故事专版和综合专版三类。同时,根据学生作品的质量进行量化评分,并挑选尽可能多的作品进行展示。四是阅读之星评选。定期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的表现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包括英语阅读记录本、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朗读或朗诵比赛、阅读竞赛情况和英语手抄报比赛等情况,根据分数的高低分别评出课外阅读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学生,比例分别为25%、35%和40%。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英语阅读的兴趣,促进了阅读氛围的形成。

学习反思:

    英语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网络英语课外阅读资源,采用正确、有效的课外阅读策略,引导、训练小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课外阅读,是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巩固英语知识,培养英语阅读兴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我相信,只要正确领会新课程精神,科学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学生的英语水平一定会在课外阅读中获得长足进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