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三河口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构建尚美课堂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评课(张瑜)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评课(张瑜)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瑜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评课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篇科学故事。本文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从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爱思考、爱观察,爱实践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程老师抓住“课中实践”这一策略走进文本。上课伊始,先板书课题,根据图片指名说说你所见过的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读课题质疑。学生们提的问题有: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东西做的?是怎么发明的?问题直奔主题,自然进入新课的教学。

    在新课教学中,学习课文第二段,讲的是雷奈克从两个孩子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得到启示,用小木棍听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内脏的声音。这是本文的重点段落。在教学两个孩子玩跷跷板的游戏时,程老师让学生也来跟着课文做个试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桌一人耳朵紧贴桌子一头,另一人在桌子另一头用笔划着桌子。那么在一头的同学就能听到了响亮清楚的划桌子声。如此同桌互听。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做第二个试验,将练习本卷成筒儿,一头靠着同桌的胸腔,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听对方的呼吸声、心跳声有同学听到了咚咚咚的心跳声。实践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个惊喜,一个发现和一次体验,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他们有了实践发现后非常兴奋,对听诊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对雷奈克的兴奋和激动有了感悟。所以说,“动”起来的课堂更深的学生们的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